關於實體和網路學生,我認為你的造化來了,你可成材了,我才會讓你加入朋友。
像Rossi Chen亦是每月捐幾千元,按劃撥單是捐了一年。這些捐獻不是評量指標,而是我認為他可成材了。
實踐證明了他剛開英文補習班了,八月赴韓國又拿到武術金牌了。
像張浩量是大陸人,在日本深造,我通融讓他加入,有問題可反應。
大陸人很多,申請都按「否」,少數人是正科,甚至於副處了,在地方上是小土霸了,加入朋友要做什麼呢?
加入朋友不會得到更多資訊,唯一差別是反應時會得到釋疑。
我舉一個例子用以淺說對待學生的基本態度:石兆元。
按記錄,石先生在雅虎知識佛版討論時,受到一位自稱「阿一」的禪法棒喝,一句話引導入搜索器找尋佛法,因緣始入「龍德寺文學資料庫」,乃知佛法深廣無際,不是唸佛法門而已。不幸出車禍,體康後,寄了二次現金袋到龍德寺,簡述了這一段奇緣。
出身清寒,身無分文依然用現金袋寄了數千元。據行文透露了此人心境慈悲,面相亦符合文字般若,惟在以功利為導向的社會上必是弱勢族群。因其個性活潑開朗,又以慈悲胸懷,是以註定了此人會漸漸培養出不凡人際面--需要社會歷練。
石兆元,這三個漢字在金石學懷有玄奧,命名者可能是偶發的神來之筆。石先生有可能終結清寒血統,自此開啟了第一代富貴命。二十年後,時間將會證明一切。
2013年9月,臉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