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/ 清雲文選 / 哲學思辨 /
佛法哲思:以攝影引發的主觀與客觀思考
作者:清雲大師  出處:龍德寺資訊網  時間:2015-11-07 00:26:03  點閱:?


佛法哲思:

春陽靜謐的晨風,宛如靈魂深處化做一首兒歌,飄然於藍天白雲,散落了一幕美醜。美醜是內心反射,或為一個成長文化的記憶,或眼簾輸入與回望記憶的輸出引發了矛盾衝突而有之。人謂探訪名勝古蹟而能拍出佳作,其本質是主觀,恆遠不存在於客觀。內心無盡貪婪驅使著人性追求新鮮,但,它只是一時觸受產生的住異幻覺。

拍不拍得出好照片,從來不在於外在光影。人生是彩色或黑白,取決於內心深層的主觀與外在客觀的觸受。每一個人的肉眼,因受制於生理,可見光、影、色、點、線、面,略有差異。盲人可見世界,可以盈溢如汪洋升起了恆遠絢爛奪目的無窮,但,目明之人卻不曾去觀照它的客觀,一個關於涅槃重生的喜悅。

多數人的一生中,只是活在一個被主觀包圍主觀的泥淖之中,積滿了汙穢風塵,並誤將主觀視之為客觀。見山,山,從來不曾是山;見水,水,從來不曾是水。山水是主觀包圍主觀所生成的幻覺,它的客觀,並不存在於主觀之中。以主觀去感受客觀,被攝體的它,恆遠只是一個主觀的自我幻覺。

佛法哲思:

詮釋經論和哲思,不予考慮受者感受,所謂說道者多,悟道者少,心盲不可步階高端,亦無可教也。五逆濁世,爾等應尋找到內心客觀,莫受外在生住異滅給迷惑了真心。

當來變之變,不以法滅盡而盡,其法如斯,如空出有道,仰之無所,欲還其本來而莫知其蹤,惟訴自幻以為命體。愚痴之人,心口相違,所學皆幻,猶如野畜,法行已墮,法鼓已裂,法炬已滅,法輪已倒,法水已止,法海已竭,法山已崩,亡後消散,卻自幻來生,是其盲冥,無法可行故。
法在內心客觀,般舟三昧自顯真心,不存於外在幻相,不假他人。

相機是以主觀生成的主觀工具,被攝物的主體是以主觀包圍主觀所誕生的自幻,一切光影,亦復如是。

被攝物的主體不可察,其乃不存於主客觀的矛盾故。所見客觀主體只是一個自幻的主觀,調整主觀工具即可改變結果,斯可驗也。

客觀主體不隨主觀而變,方驗被攝物主體,並非客觀主體。據此可知,攝影作品是一個以主觀包圍主觀的生成過程,自欺欺人耳,沒有客觀。既無客觀,何來光影之說?

當之變則無變,無變而能顯其自變。


2014年3月,臉書
分享到: Facebook Plurk Twit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