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/ 清雲文選 / 哲學思辨 /
【會員作品】朱培恒——清雲大師文獻學習之我觀
作者:朱培恒  出處:龍德寺資訊網  時間:2016-02-28 13:54:31  點閱:?
新年快樂!

1. 大師之文獻,如同《聖經》。
末學聽基督徒有種說法,說當你有任何問題,隨手翻開聖經,讀一段,它會給你答案。
末學感覺,大師的文章也有此神力。當心中有疑惑,好幾天都在思索一個問題的時候,不經意間翻看大師某篇文章的時候,突然就點開了我的疑問。

大師的文章中有一種無比渾厚的浩然正氣!讀一讀讓人精神百倍,士氣高漲,再大的困難也有勇氣去面對。

大師曾說他的文章太過高深,50多歲的人才能產生共鳴。
那麼我們年輕人如果被吸引,人生的閱歷和心理年齡會驟然增加。如果有幸吸收部分哲思,那麼哲思力量將催化各種人生磁場,身邊會充滿奇跡。

2. 末學有幸參與大師的商業與社會運作文獻整理,感謝管理員大德給予機會。
俗話講師傅領進門,修行靠個人。大師的哲思,已經融入其文獻,仔細品讀,也能吸收一二,雖然比不上大師親自指點,然而有進步總比原地踏步強。
人要知足,得之我幸,不得我命。
末學的想法,如同末學之前所發之文《斷刀客》。求師不必親自見師,武功秘籍不必苛求全本,殘兵也可稱為神兵。一切關鍵在於實踐與自成一格。

另一個動力,是使命感。大師仙逝,他的遺志誰來繼承?我們每個人都是大師種下的種子,努力長成參天大樹,結出豐碩果實才能證明大師教育的成功。
大師無我,助人。我們何以為報?

3. 目前之困難,對於末學而言,是大師的文獻很高深,難以理解。
大師人生閱歷太高,思想層次太高,末學閱歷不足,層次太低,無法完全吸收大師哲思。需要反復誦讀才能參透一點點。
大師文章之間有脈絡,一系列的。文章與文章之間有呼應,所以要通讀,才能獲得完整的輪廓概念。
更重要的是,大師文獻多為機會教育,我們如果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,以及大師的上下文脈絡,僅看一個短文就無法正確理解大師文章的含義。
還有,大師的文章通常有兩面,甚至是六面、七面。如果看大師某一個主題的一系列文章,會發現大師的文章在從不同的面去闡述,它們之間可能是完全對立的,矛盾的。所以僅看一篇文章,而不見整個系列的文章,會摸不到頭腦,陷入偏執。而目前我們看到的文章都是細碎的,段落式的文章,沒有成體系,成系列。現在我們如同盲人摸象,看不到輪廓。
所以如有一系列的文獻系統,如商業主題、外星人主題、古文主題等會對我們的學習有更大幫助。
現在大德們所做的相關文獻整理的工作,對末學幫助很大。一個文章下面引出更多文章,方便我們把線索串起來。

感恩各位大德的付出!
分享到: Facebook Plurk Twitter